中国大陆地区行政区划标注指北 Guideline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labeling in Mainland China
Posted by Rukkhadevata on 7 April 2024 in Chinese (中文). Last updated on 10 December 2024.The situation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are limited to Mainland China.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Mainland China are very complex, and even for natives,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m all at once. Therefore, please make sure you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Mainland China before editing relevant content.
参考:OSM Wiki | China/Boundaries & Zh-hans: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行政区划 |
(本文有若干内容是在发表后逐渐加入,若发现错漏或有任何疑问,恳请评论或发站内信指出)
本文旨在厘清中国大陆高度复杂的行政区划体系,并为希望完善相关数据的 OSM 贡献者们提供指引。本文所述内容及标注规范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港澳台地区的情况请咨询相应社区),包含:
- 法定行政区;
- 非法定行政区;及
- 标签的值与位置。
1 法定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如下规定:
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1.1 含义
理论上来说,中国大陆的行政区划体系应该与如上规定一致。然而,几乎任何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都会立刻发现,这其中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地级市。实际上,在法律法规资料库中,你几乎不可能找到「地级市」这个概念,在不得不提及时也会使用「设区市」或近义词。这是因为在实务中,地级市可能还管辖着县级市,而市不能下辖市,因此绝大多数县级市的名义都是「xx省直辖,xx市代管」(注1),不过通常可以将其视为仅由地级市管辖(但独立性相比县为强)。
此外,特区和林区(各自均仅有一例)作为历史遗留,也被承认为正式的县级行政区;部分民族自治区域也未写入法条。
因此,中国大陆的法定行政区如下表所示(注2):
行政区等级 | 行政区类型 |
---|---|
省级 | 省、自治区、直辖市 |
地级 | 地级市、地区、盟、自治州 |
县级 | 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特区、林区 |
乡级 | 乡、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镇、街道 |
村级 | (行政)村、牧委会、嘎查、社区 |
注1:部分县或县级市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其不受地级单位管辖,行政区划代码第 3、4 位为特殊的 90,如湖北省仙桃市、河南省济源市、海南省临高县等。「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与「直筒子市」的区别在于名义上前者缺少地市一级,后者缺少区县一级
注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条、第十二条,民族区(例)、民族镇(例)并非民族自治地方,目前一般将后两者视同普通区和镇。
1.2 标注等级
在关系 (relation) 中使用 admin_level,而在节点 (node) 上使用 capital。比如,一个县的关系中应有 admin_level=6,而该县的节点(place=city)上应有 capital=6。以下是各级行政区的标注等级:
行政区等级 | admin_level/capital |
---|---|
省、自治区、直辖市 | 4 |
地级市、地区、盟、自治州 | 5 |
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特区、林区 | 6 |
乡、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镇、街道 | 8 |
(行政)村、牧委会、嘎查、社区 | 10 |
2 非法定行政区(「黑区」)
看起来,这套行政区划体系似乎非常清晰。然而理想是美好的,实际上,以下情况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