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reetMap logo OpenStreetMap

monhiko's Diary

Recent diary entries

大家好!这里是monhiko!(/ω\)

这是本人的第二篇日志,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注意到我们一些mapper在看到我画的这边的情况后就觉得“哇、他画得这么好,我也要向他学习!”然后就就跟着我这边画了,然后也跟着出现了奇奇怪怪的说法,甚至更有甚者提出来要将我这边作为“典范”。这些说法吧,有些嘛。。。过于浮夸了。

所以今天呢,我主要站在一个普通mapper的角度啊,跟大家分享一下画图的一些历程,同时呢也借这个机会跟各位mapper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希望各位小伙伴们看完后记得一键三连(bushi)

一、关于绘图经历。。。。。。

本人嘛。。。最初是2021年3月的时候开始接触OpenStreetMap的,之所以决定在OpenStreetMap绘图,主要是认为OpenStreetMap上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科研的,毕竟哪怕是现在很多论文里涉及到道路啊用地数据之类的主要数据来源都是OpenStreetMap。一开始我主要是顺着两条线索,一个是城市道路、用地、建筑三个大的内容,因为这些数据在分析城市肌理构成及特征时会用上,比如一个城市它是如何发展的,它为什么会一步步由古代最早道路布局、演变到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城市格局的,以及它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在不断巩固自身原有的布局理念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的新的城市布局理念,从而产生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城市布局风格的,这些实际上借助OpenStreetMap就可以很好地表现、反映出来(高德、百度也有路网数据,但他们偏向于导航,所以不好应用于肌理研究);另外一个是城市内的各类商业数据、绿化数据以及各类点类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尽管它很难在大的地理尺度上表现出来,但是它对于将来的某些研究兴许会用得上。但不管这两条线索它会怎么发展延伸,核心就只有一个,那就是:

“在不危害国家安全这一大的根本前提下,让OpenStreetMap尽可能地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服务”

确定了这一基本原则和这两条线索后,我就这么每天顺着自己的心情东画画西画画下去了。然后就这么坚持了一年多。这时候突然开始有mapper发私信来跟我说“哇、你画的好棒啊!”然后我才回过头来看发现,诶、不对啊,就短短一年的时间城区已经基本上实现覆盖了,而且对于城市科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够用了。

“那接下来要做什么?”一个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最开始我是想画了一年多也比较熟了,那就去看看大城市怎么画讨讨经验吧。于是我就去看国内外很多大城市的优秀案例。到了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向前走了很多步了。。。

二、关于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思考了很久之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还是继续往下画吧,因为既然我画OpenStreetMap是为科研服务的,那么只要人们对城市-或者说城乡发展演变的规律特征的研究没有穷尽,那么我们在OpenStreetMap上所需要进行的绘图工作也就永远没有可以停下脚步的一天。

那么该怎么画?按照近一年来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所积累的各种经验我将原来的两条线索扩展为“三个方向+两个线索”。哪三个方向呢?

第一,继续补充,因为尽管城区已经画完了,但是也仅画完了城区,农村是一点数据也没动,但众所周知(?)啊,我们并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接近完成了城市化,截至目前我们国家城镇化率是百分之六十多,也就是说至少还有百分之三十几的人是在农村的,而我们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传统营城理念以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形成了自身的风貌特色,但这些风貌特色我们往往没注意到、或者说由于近三十年的高度城市化发展使得我们忘记了农村存在的意义导致这些特色被我们“刻意地”遗忘了,结果就造成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有些城市因为不顾自身发展历程以及自身自然地理特点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城市经验建设,导致出现了“城是城风、乡是乡貌”,城乡风貌极大割裂(当然这也是西方国家的通病了),所以就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助OpenStreetMap使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我们农村的“肌理特征”,进而将这些特征融进我们城市建设当中,从而实现“城乡肌理风貌融合”,而恰巧我们OpenStreetMap上还有很大空白,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多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的农村值得去画,所以农村(包括城郊附近的农村)仍然是值得去画的;

我知道啊,在中国大陆去研究、去画普通农村的OSM地图它是一件比较稀罕的事,这个也是之前我们在这一方面很少去做过的事,我知道这会很难找到案例去借鉴、我知道这会很难,但是它如上所说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对于涉及农村的绘图探索并非一蹴而就的,决不能像画城区一样“一拥而上”,而且农业放之于任何一个大国都算是一个基本盘,所以跟画城区一样,哪些能画、哪些不能画,都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

See full entry

大家好!这里是monhiko!(/ω\)

这是本人第一次尝试在OSM上写的一篇日志(因为今天才刚刚发现原来我也能写),所以就结合最近我国OSM地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对2023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内容详见: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行一个解读,希望相关的mapper们能够在守法的情况下绘制OSM地图,让OSM地图更好的为我们的日常科研服务!

希望各位小伙伴们看完后记得一键三连(bushi)

一、主要解读内容

由于《规范内容》实在太多,涉及到OSM的也就几点,因此此次解读主要针对以下章节点: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好的,下面咱不多说,我们直接走起!

二、具体解读

第十八条

该条规定:“…我国境内公开悬挂标牌的单位可在地图上表示单位名称。用于公共服务的设施,可在地图上表示其名称等可公开属性信息”

这条意思是说,在OSM上只要你看见有关公共服务设施(机关单位)是正式挂了牌的、能够在百度高德天地图上面搜到的,那么就可以在OSM上画出来。

那么“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哪些呢?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下面带你学习/复习一下:

1. 教育设施

主要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在OSM上对应“幼儿园”(托儿所、幼儿园)及“学校”(小学、中学)两个tag。

大学算什么呢?答:大学基本上算是地市及以上等级的部门管的,小小社区无权独占。注意:军事院校一般为安全起见,除985211双一流类知名院校可作为“大学”而非“军事设施”标注外其余一律不标。

2. 医疗卫生

包括医院、诊所、卫生站等,在OSM上对应“医院”、“诊所”(诊所、卫生站)这两个tag(精神病院会在后面讲)。

3. 文化体育

包括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老年人活动室、会所等,在OSM上对应“剧院”、“俱乐部”(俱乐部、会所)、“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

4. 商业服务

包括食品店、菜场、服装、药房、理发店等,在OSM上对应“便利店”、“市场”、“服饰店”、“药房”、“理发店”等。

5. 金融邮电

包括银行、储蓄所、邮电局、邮政所、证券交易所、快递驿站等,在OSM上对应“银行”(银行、储蓄所)、“邮局”(邮电局、邮政所、快递驿站)等。

证券交易所咋标?建议去OSMWiki查,因为我旅游的路上没有去见过(bushi)

6. 社区服务

包括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等。居民委员会因分街道居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因此对于居委会详见OSMWiki。

物业管理咋标?如果你能确定其位置的话,那就标为“物业管理”之类的。(派出所这块会在后面讲)

7. 市政公用

包括公共厕所、变电所、消防站、垃圾站、水泵房、煤气调压站等。其中,仅允许公共厕所(对应tag为“厕所”)、消防站(对应tag为“消防站”)和垃圾站(对应tag详见OSMWiki)能标。

其他的呢?会在下面讲。

8. 行政管理

包括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等行政管理机构。对于这一类,窃以为谨慎处理,标点、面还是行的,内部的建筑、用地这些的话。。。自己心中要有一杆秤,你经过深思熟虑、参考国内多类型地图后确定认为标这些东西出来不会危及国家安全的话你就画吧。(注意这句话,下文中我会简称为“一杆秤原则”)

综上所述,这八类公共服务设施只要上面中允许标出且能够在国内地图上搜得到,就应标尽标,以充实地图内容。

第十九条

该条规定:“…表现地为我国境内的地图平面精度应当不优于10米(不含),高程精度应当不优于15米(不含),等高线的等高距应当不小于20米(不含)。依法公布的高程点可公开表示”

这条意思是说,你在画OSM时放大精度不得大于10米(对应放大等级20级),毕竟你只是画画,不是来玩测绘的(当然如果要严格按照《测绘法》以及各省市区对该法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实际上哪怕精度你放宽到20米你都要报请至少县级的自然资源及测绘主管机关单位申请基础测绘资格了)。当然,在这一精度范围之内,只要你能够看得清楚且不违反前后所述禁止及限制事项的(比如一棵树、一个垃圾桶)是可以的哦!

第二十条

该条规定:“…表现地为我国境内的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除外):

(一)军队指挥机关、指挥工程、作战工程,军用机场、港口、码头,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洞库、仓库,军用信息基础设施,军用侦察、导航、观测台站,军用测量、导航、助航标志,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输气管道,边防、海防管控设施等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各种军事设施;

See full entry